匠学会会长丨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获得者高凤林:勇向“难”行 “焊”就不凡 中国航天火箭院

b21bb051f8198618b1db25020570197d89d4e6c0_副本.jpg

6月24日,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京揭晓,共评选出250个项目。火箭院荣获5项奖励。其中,火箭院大国工匠高凤林作为主要完成人的“新一代运载火箭高效能氢氧发动机焊接制造技术”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。

高凤林是我国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,是火箭院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14车间高凤林班组组长。他所取得的成绩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、深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生动实践。

高凤林40多年扎根一线,攻克了一系列火箭发动机焊接技术世界级难关,曾获全国劳动模范、全国五一劳动奖章、2018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等多项荣誉奖励,为航天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。

以下视频来源于

工人日报

亲历者说

高凤林:勇向“难”行 “焊”就不凡

发动机是火箭的“心脏”,焊接技术则是发动机最核心的制造技术,影响着火箭发射成败。作为焊接火箭“心脏”的人,公司特级技师高凤林在新一代高效能氢氧发动机研制过程中,一次次攻克焊接技术难关,形成多项创新成果。如今,高凤林负责的“新一代运载火箭高效能氢氧发动机焊接制造技术”获评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,这些沉淀了几十余年、已经形成体系性的创新成果再一次获得了国家肯定,也激励着他在焊接技艺上持续深耕,勇向“难”行,为火箭发动机焊接研制作出更多贡献。

“大火箭,离不开大推力,而大推力,离不开发动机。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研制过程中,新一代高效能氢氧发动机相关技术的攻关成为了重头戏。面对发动机在焊接上缺陷控制难、过程保护难、变形控制难、质量保证难等挑战,我带领团队一次次突破关键核心技术‘瓶颈’、打破国外技术封锁,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。在这次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申报中,我将多年来的成果进一步梳理、提炼、总结,形成体系性成果,向大家展现国际先进的技术水平。

奖项申报的整个过程,是让我们共同凝练提升、共同增长认识的过程,那些为保证火箭研制而攻坚克难的时光也再一次重现在眼前。

新一代氢氧发动机采用大量新材料、新结构,其高压泵的波纹管研制一直徘徊不前,我带领团队突破体力和脑力极限,连续一个月时间,天天做试验攻关到凌晨四五点,最终在规定时间内,攻克难题,拿出了全套合格的波纹管组件;发动机推力室要加装稳定装置,采用国外胶粘技术存在老化风险且无法满足研制节点要求,我大胆地提出采用低熔点氩弧钎焊的方法进行连接,并在一个月内通过大量试验,研制了专用焊丝,解决了焊接难题,为稳定装置加装开辟了新路;采用软钎焊加工的发动机组件合格率不足40%,我带领团队查阅资料、做试验、分析成因机理,进行优化控制和改进,使产品合格率提高到90%,满足了批产的需求……如今,这些创新成果不仅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和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上应用,为探月、探火、空间站建设等国家重大任务的实施作出突出贡献,还推广应用至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、长征七号运载火箭、长征八号运载火箭等。除了航天领域,相关技术还应用于大飞机、高铁、舰船、核电等领域,产生了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。

关关难过关关过,前路漫漫亦灿灿。一次次超越创新、一次次突破极限,让我的焊接技艺、工作能力不断提升。此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,让我倍感荣耀的同时,更加坚定前行的目标。现在,我正带领团队进行新技术的突破攻关,为推进重型火箭、新一代载人登月火箭等发动机焊接研制,为加快建设航天强国、支撑世界一流军队建设贡献力量。”